安全,是探索材料奥秘的基石,是每一次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2025年10月26日,新澳彩资料
实验中心为全体2025级204名本科新生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室安全“必修课”。这场全天候的沉浸式培训,旨在将“安全第一”的种子深植于每一位未来材料科研工作者的心中,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实验室生涯穿上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防护铠甲”。
1. 上午场:武装到牙齿——实验室内的“个人防御工事”
(1)个体防护:我们的“超级英雄”战衣
张敏红副主任详细讲解了在面对不同材料实验体系(如腐蚀性酸碱、易燃有机溶剂、纳米粉尘等)时,如何正确选择“终极装备”:从防化护目镜对飞溅液滴的“绝对防御”,到实验服对微小颗粒和化学试剂的隔离作用;从丁腈手套耐有机溶剂、防酸碱的特性,到在特定场景下防尘口罩的必要性。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进入实验室前严谨的防护,就像钢铁侠穿上战甲,是开展一切科研冒险的前提。

图1 实验室个体防护实操环节
(2)急救与应急:与时间赛跑的“黄金四分钟”
在急救环节,具有国家职业资格应急救援员师资的曹雅丽老师结合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烫伤、割伤、化学品灼伤等特定场景,讲解了急救原则和心肺复苏(CPR)技能。同学们意识到,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前,正确的应急处理(如大量冲洗、正确包扎)能最大程度降低伤害。应急管理部分则像一场“桌面推演”,模拟了化学品泄漏、化学品进入眼睛等情景,教导大家如何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迅速疏散,将“知行合一”的安全理念落到实处。

图2 实验室急救和应急处理讲解和实操环节
2. 下午场:烈火真金——消防安全知识与实战演练
经过午间休整,下午的议程转向了更具冲击力的“宏观”安全——消防安全。讲座中,南山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郭胜敏用真实的高校实验室火灾案例敲响警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类火源(如电气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成因和特性,并重点介绍了材料实验室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及其适用对象(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理论的高潮在于实践!随着模拟烟雾升起,消防演练正式开始。在室外空旷地带,大家更是轮番上阵,亲自操作灭火器,对准熊熊燃烧的火焰喷射,“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响彻操场。同时,大家还操练了灭火毯的正确使用,亲自体验了消防水带的抛出、卷起以及喷水的整个过程。这场“真枪实弹”的演练,让抽象的消防知识瞬间转化为可触摸的肌肉记忆。

图3 实验室消防知识讲座及消防演练现场
3. 意义深远:为未来的材料科学家系好“第一粒安全扣”
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材料学科而言,实验室是创新的摇篮,但也潜藏着风险。本次全覆盖、体系化的安全培训,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活动:
(1)意识先行: 在新生尚未进入实验室前,就将最高标准的安全文化植入其脑海,从源头上培养其“主动安全”的思维习惯,系好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2)技能傍身: 将安全知识从书本条款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战技能,确保每位同学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正确、迅速的反应,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3)文化筑基: 这是学院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实验室安全文化的重要一环。204名新生的加入,为学院的安全管理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共同筑牢了校园安全的坚固防线。
安全之路,始于足下。这次培训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安全管理,为同学们在材料科学的星辰大海中安全航行,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特别感谢实验室与国有资产管理部以及丽湖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材料教学实验中心
2025年10月28日
撰稿:赵劲来;审校:敖伟琴,朱德亮,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