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 品质
双 “银” 风采
材料学子国创赛亮剑!

新澳彩资料库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赛现场赛中喜获 1 金 2 银佳绩,用材料科技的突破,诠释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担当。
国金项目
逐梦蓝图——
超高清蓝光材料破局者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指导老师:尹校君、曹啸松、陈辛未、李凯、杨楚罗
项目成员:陈沛豪、刘正阳、李钰兰、马嘉成、胡嘉怡、陈俊瑾、李喆贤、黄梦钰、郭昱熹、陈欣彤、周恋
项目简介:信息时代浪潮下,显示技术持续迭代,以Micro-OLED为代表的近眼显示技术正迎来爆发。然而,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目前仍受制于关键蓝光材料的发展瓶颈。由于蓝光材料本身激发能较高,普遍存在稳定性差、色纯度不足与能耗大等核心难题。面对这一行业痛点,逐梦蓝图团队依托深圳大学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融合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多重共振(MR)与分子内自敏化三大技术路径,成功开发出兼具高效率、高稳定性与低成本优势的窄谱蓝光材料。相关成果已获多家权威机构验证,并已申请多项专利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目前,项目产品已完成中试验证,性能满足产业化需求,并与多家行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推进Micro-OLED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国银项目
“氢”驰电掣——
电解海水制氢电极开拓者
参赛组别: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指导老师:刘东、黄凯珊、吴环宇、王雷、王振波
项目成员:魏晓天、朱雨欣、苏宁、郑桢祺、黄匡文、刘睿仪、黄志鑫、张咏湄、苏晓菡、周宜平、张幸欣、黄程、郭晓东、瞿丽航
项目简介:氢驰电掣团队针对现有电解海水制氢电极未能同时满足电极的效率高、强抗腐蚀性和长寿命的现状,研制出双重抗海水腐蚀层电解海水制氢电极。团队提出双金属共掺杂策略,采用一步浸渍法优化合成工艺,突破电极效率低、寿命短、制备难的难题。氢驰电掣电极已经通过中试验证,符合国标要求。目前产品已通过CNAS检测机构检验认证,获得良好反馈。团队始终坚持初心,致力于为氢能产业赋能。

国银项目
NovaCool——Chip cooling technology innovator
参赛组别:国际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指导老师:胡利鹏、卓文祺、庄华鹭、林可儿
项目成员:曹舒凝、黄远程、刘泉麟
项目简介:该芯片制冷技术项目聚焦电子设备微型化背景下芯片热集中难题,致力于解决传统散热无法应对高功耗芯片热流密度激增、空间压缩的痛点及海外高端技术垄断问题。团队以碲化铋为材料,通过微孔连通与消除、多态位错构筑、成分工艺同步优化,突破材料强度低、制冷差等难题。基于该技术研发的热电臂尺寸已达几十微米级,关键性能指标表现优异,材料ZT值达1.5,器件COP最高可达6.6。目前已产出多篇科研论文和专利。

编辑:彭晨晨 黄高兰
责编:张培焮 郝梓昀
审校:赵劲来 胡利鹏